#童年創傷#健康台灣#心理諮商#正念

我們常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那些過去成長過程經歷的傷痛,對於長大成人的我們會帶來什麼影響?今天將藉由介紹童年逆境經驗(ACEs)來說明創傷與我們身心的關聯,以及面對創傷時可幫助我們的幾種方式。
童年逆境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是美國醫師Vincent Felitti在和減重病人工作時的發現,當時他注意到許多有著嚴重減重困擾的病患過往都有過創傷的童年經歷。因此在1995-1997年期間,他蒐集了17000多名美國成年人的資訊,想了解他們在童年時期是否有遭遇過生心理虐待以及家庭失功能等經歷,包括家內有人有物質成癮或心理疾病。
當時的研究結果發現,有6成以上的人至少有過一種的童年逆境經驗,而有近1/8的人則是擁有四種以上的逆境經歷。分數越高者往後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憂鬱症、癌症等疾病,也有較高的肥胖、飲酒、物質濫用、社交與情緒障礙、自殺傾向等風險。2010年Felitti團隊在和美國政府的合作下,形成了童年逆境經驗問卷,將童年逆境區分為以下三個向度,說明童年經驗對成年後健康的影響。

虐待:包括情緒、肢體與性虐待
忽視:包括情感忽視、生理忽視
家庭失功能:包括分居或離婚、母親被暴力對待、家中有物質成癮、家中有精神疾患以及是否有人入獄
雖然一個人有無健康風險,不能僅憑ACEs分數高低判定,還需從個人的支持系統和其他生活層面來判斷。然而其他研究也發現在長期經歷暴力環境下成長的小孩,因為需不斷面臨恐懼和威脅,會使得他們大腦中的杏仁核產生異常,而容易出現過度反應的情況。而創傷導致的海馬迴受損,也會對我們的記憶產生影響。因此這些施虐、受暴的創傷經驗不僅在個人的外在樣貌上留下傷痕,也在個人的心中與身體裡留下傷疤。

《深井效應》的作者提到,睡眠、運動、營養、正念(此時此刻)、心理健康、健康的人際關係是六個幫助我們面對童年逆境的方法,而常見的心理諮商也
是我們面對受創經歷時可以使用的一種方式。未來有一天當我們不得已需要去面對那令我們手足無措的童年時,希望現有的資源能夠幫助你更好地去面對。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