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商#癩蛤蟆去看心理師
前一陣子很紅的《癩蛤蟆去看心理師》,讓心理諮商儼然成為一種風潮,許多人在看過以後紛紛開始投入諮商。而你知道諮商有分成很多種不同的形式嗎?團體諮商、個別諮商又或者伴侶諮商,哪一種最適合我?予諾今天將介紹幾種常見的諮商形式,提供給想要諮商的你做參考~

個別諮商:最常見的一種方式,透過心理師與來談者一對一的會談,幫助人們達成自我探索、問題解決與提升心理健康的功能。一般個別諮商會以50分鐘為一個單位,依據諮商進行的地點可以分成實體諮商與通訊諮商。
→適合的人:第一次嘗試諮商,想了解諮商是什麼的18歲以上成人。
團體諮商:藉由6-12人組成一小團體,依據團體主題進行討論與對話。例如親密關係探索團體會是由6-12個想要探索親密關係的成員,在團體中相互分享對親密關係的看法、困擾與好奇,並透過團體內大家的互動與經驗分享,拓展不同的思考、相互支持與學習如何建立人際關係。一般而言,團體諮商會以90分鐘或120分鐘為一個單位,而依據團體進行的主題,可分成親密關係探索團體、壓力調適探索團體或寵物哀傷失落團體等等。
→適合的人:有明確探索主題、不排斥與他者相處、想透過聆聽多元觀點幫助自己思考者。
伴侶/婚姻諮商:一般會來進行伴侶或婚姻諮商者,通常是由關係中的兩人,一起進入會談中討論關係裡的衝突,藉由心理師的引導,幫助雙方改善關係中的矛盾、看見彼此的需求並重建親密感與安全感。一般而言伴侶或婚姻諮商會以80分鐘為一個單位,依據來談的狀態可分為戀愛中的伴侶諮商、婚前/婚姻中諮商及外遇諮商與性諮商等。
→適合的人:伴侶或夫妻雙方有意共同參與會談,並渴望改善關係者。
兒童/青少年諮商:主要是幫助有情緒或行為困擾的兒童或青少年,了解與調節自身情緒、學習人際溝通與表達,以改善關係相處、就學、自我價值或特殊情況的困擾(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閉症等)。一般的兒童與青少年諮商也是以50分鐘為一個單位。由於兒童的口語表達尚在發展當中,因此心理師可能會採用遊戲治療或藝術媒材的方式,讓孩子在遊玩中表達。
→適合的人:父母、導師及輔導老師觀察有異狀而欲改善的兒童與青少年。
家族諮商:透過在諮商中建立一個可以交流的空間,讓家庭內的成員有機會談論長期累積的家庭衝突或問題,使成員間有機會互相理解,看見家人間互動的影響,並共同討論可以解決的方向。家庭諮商通常以80分鐘為一個單位,一般常見主題包括親子教養及家內成員相處等。通常家族諮商會期待家庭所有成員都能參與,不過若是有成員不願意出席的狀況,其他成員也可以跟心理師先進行個別諮商,在理解家庭狀況後,共同討論可如何邀請其他家庭成員加入。
→適合的人:有反覆且明確的家庭主題,並且希望和願意由全家人參與會談改善關係者。
Comments